2024-11-04 04:11:06 | 19教育网
![]()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西藏高考录取规则的相关内容。
西藏2020年高考录取规则
(一)高校录取
1.普通高校招生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各高校实行远程异地录取方式开展录取工作。录取期间,录取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除招生工作人员外未经批准不得进入。
2.录取工作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实施。高校应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不得随意更改在招生章程中公布的各项承诺。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校自行确定,高校负责对已投档但未被录取考生的解释。自治区招生办负责监督高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情况,纠正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的行为。
3.高校录取新生须按我区规定程序按时完成调档、阅档、审核、预录、退档等各环节工作,保证考生电子档案的正常流转和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超过时间未按要求完成相关环节工作,且无故拒绝联系或故意拖延时间的高校,自治区招生办将按教育部有关规定代为录取,并将有关情况上报教育部备案。
4.定向就业招生与非定向招生同时进行投档录取。高校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在学校调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的,可在该校调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进行投档,若仍不能完成的就地转为非定向计划执行。
5.我区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绝大部分考生为少数民族。高校录取新生必须按规定录取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考生。对符合录取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招生院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录取。
(二)平行志愿投档原则和办法
1.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首先将同一科类考生按特征总分(含各类政策加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特征总分相同时,按文、理科类不同单科成绩高低顺序进行:
(1)文史类的科目顺序依次为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即特征总分相同,先看语文成绩;若语文成绩也相同,则看文科综合成绩;若文科综合成绩也相同,则看数学成绩;
(2)理工类的科目顺序依次为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即特征总分相同,先看数学成绩;若数学成绩也相同,则看理科综合成绩;若理科综合成绩也相同,则看语文成绩。 19教育网
2.根据排序逐个对考生按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从A院校到J院校的顺序进行检索,被检索的志愿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
3.当出现考生特征总分、所有成绩完全相同,所填报志愿也完全相同时,采取全部投档处理。
4.“平行志愿”实行一次性投档,不补充投档。生源不足院校通过公开征集志愿的办法解决。
(三)提前单独录取批次投档方式
提前单独录取批次投档原则为 “志愿优先,遵循分数”,采用“传统志愿”方式投档。
(四)其他
1.已被高校正式录取的考生,一律不得改录其他院校。录取工作结束后不再安排补录。
2.已被高校录取的考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应持录取通知书和准考证到地(市)招生办或自治区招生办校验真伪。
七、照顾政策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可以在考生文化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录取与否由招生学校审查决定。加分项目每个考生只能享受一项,符合其中两项及以上者,只享受加分最高的一项:
1.烈士子女,加10分;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伍军人加10分;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
3.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归国藏胞、归国藏胞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加10分;
4.边境县所属边境乡镇农牧民子女,加10分;
5.执行汉族录取分数线的其他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
6.在区内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不含地(市)所在地县及乡镇基层单位)工作十年以上,现仍在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的正式教师、农牧科技人员、医务工作者或从以上岗位退休的正式职工子女,加10分;
7.门巴族、珞巴族、_人、夏尔巴人,加10分。
(二)进藏干部、职工在藏工作每满一年(截止时间为当年7月31日),其子女报考普通高校加1分投档。父母双方在藏工作,以工龄较长一方为准,加分最高不超过30分,录取与否由招生学校审查决定。
在西藏民族大学、驻内地办事处(格尔木办事处除外)工作时间不计入加分。
(三)自治区级“先进双联户”家庭中参加次年高考的考生,加10分。如果考生符合第(一)条规定加分投档条件的,同时又符合自治区级“先进双联户”高考加分条件,两项加分可累加,但其增加的分数不得超过20分。第(二)条进藏干部职工子女工龄加分另外计算。
(四)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18〕27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按照《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应急〔2019〕37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生源不足时,报考农业、牧业、林业、水利、水文、地矿等艰苦行业的考生降低20分投档,录取与否由招生学校审查决定。
(七)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1.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
2.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
3.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
4.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
5.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军人的子女;
6.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空勤军人的子女;
7.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军人的子女;
8.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军人的子女;
9.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考生。
10.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西藏高考生加分政策 援藏干部子女高考优惠政策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
广东独生子女补贴最新政策2022广东独生子女补贴政策是怎样的(一)属于职工和城镇居民的,从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日起至子女十四周岁止,每月发给独生子女保健费十元,并可给予适当奖励。独生子女保健费和奖励金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各负担百分之五十。职工以外的其他人员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对于城镇居民中的独生子女父母,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始,按一定标准发放计划生育奖励金;(二)属于
援藏干部子女可以在西藏参加高考吗法律分析:可以看一下西藏异地高考的政策,只要户籍在藏就可以参加高考,只有居住证的话是不可以的。(一)我区干部(含援藏干部)、职工、城镇居民、农牧民子女,户籍在藏,可以报考区内外高等学校。(二)曾在我区工作过的干部、职工离藏后,其子女户籍在藏的,可以报考区内外高等学校。(三)我区机关、事业单位按有关规定聘用任用的区内外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2024广西高考加分政策2024介绍如下:广西高考加分政策2024年将继续执行,具体政策如下:1.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和警察子女加20分。2.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3.归侨、归侨子女和台湾籍考生加5分。4.农村特困家庭考生加10分。5.独生子女家庭考生加5分。6.优秀运动员、艺术特长生、高水平体育队和高水平艺术团成员加10分。
河北省独生子女考试加分政策根据河北省相关文件精神,农村独生子女可享受高考加10分政策。农村独生子女考生仅在报考本省所属院校时予以相应照顾。一般照顾加分的农村独生子女考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父母双方或者母亲一方为农业户口;2、父母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并依法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3、考生本人为农业户口。认定农业户口(农村居民),应同时具备的条件是:具有农村居民户口连
西藏关于高考考生的户籍规定西藏关于高考考生的户籍规定是户籍在藏,同时符合《西藏自治区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规定》(藏政办发〔2006〕13号),可以申请报名参加2020年西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我区干部、职工(含援藏干部、职工和曾在我区工作过的干部、职工)、城镇居民、农牧民子女户籍在藏的,可以报考区内外高校。符合藏政办发〔2006〕13号文件第三条第
独生子女补贴最新政策独生子女补贴新规定:首先由当地政府部门发放独生子女光荣证,持有此证可享受以下待遇:发证期身份为职工或者城镇的子女十四周岁内,适当奖励,奖励金和保健费由父母所在用人单位承担一半;农村居民,当地政府应帮助父母办理养老保险;独生子女不建在,当地政府应发放一定的扶助金等。2012山东高考招生简章:山东协和学院第一章总则为了保证学院2012年招生工作
华侨子女高考有什么优惠政策华侨子女高考有以下优惠政策:一、加分政策全国绝大多数高校针对华侨子女高考有加分政策。具体来说,符合一定条件的华侨子女在高考中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加分,有助于他们获得更好的录取机会。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体现国家对侨务工作的重视,对广大华侨子女教育需求的关照。二、特定学校录取优惠除了加分政策外,部分高校还会针对华侨子女制定特定的录取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可能包
关于高考加分的问题根据规定,应届高中毕业考生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高中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高
2024-05-20 07:54:25
2024-10-24 10:58:48
2025-03-26 17:13:42
2025-01-18 16:04:56
2025-04-02 16:36:53
2025-01-03 11: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