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9 15:23:29 | 19教育网
我们常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分为两个方面的,有的是与生俱来的差距,而有的却是后天努力的结果,比如我们常人与爱因斯坦、霍金这样的人物差距在于天赋。人是可以使用后天努力来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但是正常人无论如何的努力也成不了天才,这个理论虽然是非常的骨干和现实,但是这也是恒定的真理。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距的,各个领域都有属于它的天才人群,反过来说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发挥的行业。能够在某一个有价值的事业中做到常人难以达到的程度,那么这样的表现就叫做有天赋。但是说要被如认定是天才还远远不够,毕竟天才这种东西不是随口而出的。
我们可以细想一下,每当世界上出现一个世界级的天才,那么仿佛整个世界都会因为他的作为而为之震动,法拉第、爱因斯坦、爱迪生,比比皆是。能够在自己的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是有一定天赋正常人可以做到的事情,但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和作为让这个领域有新的进展或者突破才算是天才,庸者始终是大多数,天才才是少数。但是令人惋惜的是,一个人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主观意向,《伤仲永》的出现就是一个鲜明例子,天才不努力最终也会成为常人。
本文所要讲述的主角就是一个十足的天才,对于普通人来说他所做到的一切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大部分的成长、学习、工作都是一板一眼的、按部就班的进行,但是在他们的世界里面这一切的过度其实是可以省略的,人可能生来不会完美,但是人的发展好比一个圆圈,发展的方向有无数个,但凡在某一个领域做到了极致那么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杨伟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是同学心中甚至老师心中的超级学霸,也是父母唯一的骄傲,更是大学时代的小小神童以及国家的科技栋梁。公元1963年,杨伟出生在了一个普通的家庭,他的父母在他出生以后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孩子未来会有怎么样的成就,毕竟刚出生的杨伟也没有什么机会能够“展现”自己的才能。父母的眼中,仅仅只是希望自己的这个孩子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做好自己,能够在那个竞争压力比较大的世界里面安生立命就很好了。但是对于杨伟来说平凡的生活不应该属于自己,仿佛就像天注定一样,他的未来必定要做一番不俗的大事。早在父母教他读书识字的时候,就发现了他的天赋。
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他说话说得非常多的晚,即使已经能够在手上把玩各种各样的物件了,他依然还不会说话。更加奇怪的是他非常好奇周围的世界,对数字也非常的敏感。有些时候他盯着一个东西看很久,听到什么有趣的东西也是会尝试去看看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响,父母说他对这些未知的东西一直都保有着很多兴趣,从小长大都是这样。
到了能够说话,写字的年纪。他最感兴趣的东西就是数字,他人的孩子还在学习数数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够做一些简单的计算了。父母虽然都是普通人,但是看到孩子有这样的天赋,于是就十分的重视他的教育,杨伟从小长大就没有过什么烦恼,基本上父母会给他解决一切生活上的困难,他倒也不是做不好这些东西,而是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钻研数学和其他东西去了,自然父母对他生活会更多的在意和照顾一些。
小学阶段的杨伟就成功超越了身边所有的同学,在老师的眼中教育或者孩子必须非常的谨慎,不然稍微出一点错就会被他发现,虽然小学的内容都比较的简单,但是同龄人还在探究那些简单的知识的时候他就开始询问老师一些关于逻辑和复杂运算的知识了。他就这样一直优秀的保持着超前的学习,他并不会受到其他的东西的影响或者诱惑,他的生活中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凡是他认为有趣的东西他就会拿出足够的时间去探索,无论是玩乐还是学习。
父母对他的这些行为自然也是非常的放心,因为大家都看得出来杨伟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他的道路必定是由他自己选择的,来自父母和老师的说辞和建议或许真的没有太大价值。果然杨伟的发展没有让父母有丝毫的失望。到了他十五岁那一年他初中毕业,他迎来了人生的一大转机。对于常人来说正是初升高的年纪,但是对于他来说却是要到大学进修学习的年纪了。 19教育网
15岁初中毕业的杨勇,六门考试五门满分,其中有一门被扣了一分。在老师的建议下,他参与了申请破格高考,通过申请的他最终就在十五岁的年纪走上了高考的考场,不过他准备的时间非常的短暂,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只是随意地填报了几个985、211的学校。其中就包括清华和北大。虽然说和其他人比起来自己的准备时间比较的短暂,但是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来他的成绩还是比较优秀的,可惜差了清华北大的少年班一分。
获得这样的成绩让他受到很多的关注,不仅仅老百姓们知晓了这个天才少年,还有很多的高校也向抛出了橄榄枝。杨伟虽然非常的聪明但是他有一个非常尴尬的缺点,那就是他是一个色弱,故而有很多的专业他都十分的不合适。只喜欢物理和数学的他,最终还是主动拒绝了那些他不太感兴趣的专业,选择回去继续接受高中教育。
但是经过西北工业大学的老师们再三的劝说后,他最终还是步入了这个学校中自己最喜欢的专业,空气动力学。就在那一年他在本该上高中的年纪成为了一个985名校的大一学生。在这里的学习过程中他总算是感受到一些压力,毕竟在这里的学习的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天才少年之外,还有很多二十来岁的学子。研究的也是比较专业的知识,这些内容哪怕是有一些学习天赋的人也不可能长时间的一个人完成探究任务,和众多同学相互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他也学习到了很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知识和技能。在校学习的那个时期,他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来钻研专业知识,本科毕业之后他继续留校攻读了硕士学位。
研究生毕业之后他前往了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继续进行科学研发工作。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宋文谦。这位科学家就是歼十战机的总设计师,在他那里他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和其他科研场所不可能接触的知识和信息,也是因为他的独特才能宋文谦才会如此的看中他,想培养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15岁天才没考上清华,却被西工大破格录取,20年后成歼20总设计师。
果然杨伟没有辜负师傅期望,他非常重视这份事业,也十分的热爱这份工作。在他38岁那一年,他成为了我们国家航空航天工业最年轻的总设计师,也是就他主导研发和制造出了我们国家歼系列战机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款战斗机,歼-20。为我们国家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当年高考作文只有6分,却被985大学破格录取的黄蛉,现在怎么样了?的相关内容。
对于高考生来说,在每一年高考之前都格外的紧张,因为这一场考试不仅是简单的数字,在数字的背后,更是每一名考生对于将来的愿景还有这么多年的努力,今天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就是当年高考作文只有6分,却被985大学录取的黄蛉,现在怎么样了?
2009年因一篇甲骨文作文而在网络引起讨论的学生,名叫黄蛉。讨论不只是甲骨文的奇葩,而是作文全篇得分只有6分。学校请来专家对甲骨文进行翻译,最后的原因是离题了。虽然作文分低,可黄蛉用这文章引起了老师专家的注意。教育局特别请了古文研究专家来对黄蛉的作文进行研究测评,结果专家认为他是一个极具甲骨文天赋基础的孩子,如果可以加以教导,可能在甲骨文研究上有很高的造诣。
2008年其实黄蛉就落榜无缘大学,回想自己一年的辛苦。于是他剑走偏锋,索性用自己做的的字体写了一篇作文,虽离题,但是具有足够的特殊性,黄蛉边从这个角度打起了心思,前前后后拜访专家,参加考试。正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四川大学附属学院的邀请函,成功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
甲骨文作是我们中华历史最悠久文字,相比现代的简体字有着巨大的差异,即使有古文学专家研究多年,仍有甲骨文记载的事件没有被破译,有很多的甲骨文字待考证,加上对甲骨文感兴趣并且所基础的人更是凤毛麟角。适逢其会,09年高考川大特别推出针对偏才、怪才的“双特生方案”。因材施教分为基础课程学习、重点、特殊三个阶段。黄蛉幸运的获得了进入大学的机会
伤仲永天赋异禀类比黄蛉对甲骨文的认识超于常人,得到非常好的学习若黄蛉珍惜机会,跟着古文学专家学习古文字,在甲骨文研究方面定有更深的造诣。可进入川大后的他仿佛本性未改,依然投机取巧。放着自己超于常人的古文基础不重视,还整日心浮气躁,根本不会静下心来虚心和导师学习。根据何崝教授说,自黄蛉进入学校学习后,黄蛉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做什么,一天想学这个,一天想学那个,做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热度,根本静不下心专攻甲骨文研究。
在利用甲骨文,尝到甜头之后,黄蛉对甲骨文多了一份傲气,别人把他比作甲骨文达人,他便真的认可自己,对甲骨文的研究便少了耐性,多的都是浮躁,可做学问最忌讳就是浮躁啊。
可就在两年后,学校专门为了双持生人才返聘的古文研究何崝教授表示:不愿再教黄蛉!并向学校递交辞呈。学校问其缘由,何崝教授表示黄蛉总是心浮气躁,不专注于研究之上,不愿认真学习。而这几年的学习,也仅仅认识几百个甲骨文,感觉总倚靠自己之前研究过的文字,根本没有质的进步。
如此这般不珍惜机遇,肆意浪费自己的才华,最终寂寂无名的人,从古至今大有人在,那么多例子在前,初中课文中的仲永已然成为许多具有才华,却只享受“才华”的一类人的代名词。对待学问万万不可停滞不前,享受名利,更应该孜孜不倦的学习。
黄蛉是他人羡慕的“怪才”,完成二级跳进入985大学,若是他在大学四年,浮华焦躁,不专心做学问,不知上进的话,四年毕业后,也如仲永一般,成为芸芸众生最普通的一员。更不可能有任何成就,出社会后也难以立足。若黄蛉感恩一切来之不易,对甲骨文充满敬畏感激。跟着导师专心研究,除去浮躁,改变对做学问的态度。定能在甲骨文领域有所成就。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当年高考作文只有6分,却被985大学破格录取的黄蛉,现在怎么样了?对于高考生来说,在每一年高考之前都格外的紧张,因为这一场考试不仅是简单的数字,在数字的背后,更是每一名考生对于将来的愿景还有这么多年的努力,今天要说的这位主人公就是当年高考作文只有6分,却被985大学录取的黄蛉,现在怎么样了?2009年因一篇甲骨文作文而在网络引起讨论的学生,名叫黄蛉。讨论不只是甲骨文的奇葩,而是作文
当年为上学去搬砖的林万东,被清华录取时在工地落泪,他现状如何了?相信不少伙伴在上学的时候都听过老师的一句话“等你们熬到大学就好了”,高考之前我们寒窗苦读十几年,为的就是迎接高考,高考之后对我们来说犹如卸下了千斤重担,很多学生都会选择来一次毕业之旅,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过大家还记得之前那个被清华录取的林万东吗?被清华大学录取时还在工地落泪,他如今怎么样了?以前中国人常说寒门出贵子,
高考数学分高能被破格录取吗╮(╯▽╰)╭要看地区的比如直辖市虽然题目不难但是要考满分还是不容易的估计几年找不到一个满分这样有些学校就会破格录取为特长生像交大之类就一两个名额而全国的话往往卷子一简单满分的很多所以不大可能破格所以你要是韩寒那样人才而不是一般偏科学生是可以试试的当年高考作文只有6分,却被985大学破格录取的黄蛉,现在怎么样了?对于高考生来说,在
考试网:昔日状元今何在南海网寻访海南历年高考状元2011年06月15日12时29分,《考试网:昔日状元今何在南海网寻访海南历年高考状元》由liuxue86.com我整理.南海网海口6月14日,一年一度的高考盛况刚刚过去,2011年海南5万多名学子踏上了高考的独木桥,在这浩浩荡荡的考试大军中,各学科必然有一人会脱颖而出,独占鳌头,这就是高考状元。多年来,高考状元总是备受人们瞩目,那么多年
因没钱读书跟着妈妈一起搬砖的穷学生,收到清华录取书后,现状如何?导语:相信很多人都想要读书考大学,毕竟读书在现状的社会,它是唯一的捷径,只要读好课本,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就是在这个信念下,很多人选择了读书,并且坚持考上大学,给自己跟家人一份满意的答案。大家还记得那个因为没钱读书,跟着妈妈一起搬砖的穷学生,收到清华录取书后来如何?一、家境贫困从小刻苦故事开始,主角是名叫林万
9年了曾高考660分,从北大转学入技校的青海男孩,现状如何?周浩,出生在我国青海的小县城的普通家庭中,从小时候开始,不仅仅是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好,同时他从小就表现出一种特别的活力,对于外界的许多东西都很好奇。同时,生长的环境也给了他不小的帮助,从小时候起,他就喜欢做各种各样的小东西,动手能力极强。智商高,动手能力强,不出意料的话,周浩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小发明家、小创造家、工程师
如何看待高考录取中大小年现象形成原因是什么高考“大小年”现象,即当年报考人数多,导致录取分数线上调,录取比例下降,第二年因不敢报高分院校而拥向低分院校,使得上一年高分院校就会出现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下降的现象。高考录取大小年现象怎么形成的高校招生中,存在一种所谓“大小年”的现象,通俗地理解就是某所或某些学校的高考报考人数不稳定,出现了录取分数线水平起伏较大的现象。某一年某省填报
投档线是不是就是录取线?投档分数线不是录取最低分数线,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录取最低分数线是招生学校所录取学生中成绩最低的考生成绩就是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般录取最低分数线大于投档线。投档分数线和录取最低分数线的区别录取分数线:即招生院校按计划录取完成后的最低分数线或者是分专业最低分数线。投档线: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
2024-05-08 23:03:31
2024-04-12 21:26:34
2024-06-29 16:50:56
2025-01-20 18:01:58
2024-12-10 14:21:04
2024-09-15 11: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