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3 20:26:08 | 19教育网
高校专项计划,又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为帮助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更畅通地考上“好大学”,阳光高考平台特开设专题,详细解读相关政策,为考生答疑解惑,指导考生报考。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三项条件
(1)符合2016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农村学生单独招生,简称高校专项计划,是中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三大专项计划之一。
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 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根据上述要求确定。
招生任务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 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安排招生计划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
目前全国具有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资格的重点高校共95所。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阳光高考农村单独招生报名中学信息如何填报?的相关内容。
一、报名流程农村单招什么意思m农村单招一般是指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简称“高校专项计划”,是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的特殊招生计划。中央部门高校要将调减的特殊类型招生名额优先安排给此项计划,且招生计划不少于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的2%。一般情况下,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的录取分数各高校均会给予一定优惠。比如,清华将根据单招考生的成绩确定降分录取优惠及认定专业类,
阳光高考是什么意思?阳光高考,是指公平、公正的高考制度。在阳光高考中,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还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该制度可以引导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追求真正的知识和技能,避免出现刷分和盲目攀比的现象,从而推动整个教育环境的良性发展。相比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阳光高考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意味着除了学科知识外,还要强调学生的创新、沟通、协作、实践等
农村专项招生是什么意思?地方专项计划是指地方高校定向招收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一般只为省属重点大学,在国家专项批次之后。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招生计划一般不会少于本校一批次招生规模的3%。地方专项计划与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隶属于高考三大计划。具体:地方专项计划则是本省结合本地实际,安排一定数量的本地所属一本招生高校招生名额,
农村高考专项加分是什么意思农村高考专项加分是“农村应届”或“农村往届”的考生可以在高考中加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
农村专项计划招生是什么意思农村专项计划招生是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根据上述要求确定。招生任务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安排招生计划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高校专项计划与国家专项计划、
中考农村专项计划招生是什么意思中考农村专项计划招生是什么意思如下:意思:是针对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招收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的计划、国家要求高水平高校拿出计划招收特定的考生,录取时单独划线、单独批次录取。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考生
山东高考农村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2016年本省高考将继续实施农村学生招生专项计划。农村学生招生专项计划包括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其中,高校专项计划是指重点高校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实施区域涵盖我市郯城县、兰陵县、莒南县、沂水县、蒙阴县、平邑县、费县、沂南县、临沭县、罗庄区、河东区、兰山区。申请该计划的考生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需在山东省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
农村专项计划招生是什么意思农村专项计划招生解释1、是针对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招收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的计划、国家要求高水平高校拿出计划招收特定的考生,录取时单独划线、单独批次录取。2、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考生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
2024-05-08 23:03:31
2024-04-12 21:26:34
2024-06-29 16:50:56
2024-12-10 14:21:04
2025-01-20 18:01:58
2024-09-15 11:29:18